「山鳴谷應」講座精彩回顧 知名編導深談客家文化

Date:

在台灣的影視歷史中,潛藏著許多客家文化。在台灣的藝文界裡,一直不乏優秀的客家人才,默默地為台灣的影劇文學奉獻自己的獨特創作力。爬梳臺灣文學史,可以在多部經典文學創作中,發現客籍作家在文字中所潛藏的特殊風格。而為了重新帶領觀眾了解台灣影視歷史中的客家元素,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一連舉辦八場「山鳴谷應」客家電影系列講座。透過各個領域的專家及與談人,分享多部影視作品中,其藝術、歷史或文學等客家元素。

第二場講座,邀請執導改編自客籍作家鍾肇政文學之電影《插天山之歌》的黃玉珊導演,與著有豐富文學作品的金鐘獎編劇高翊峰作家對談,探討文學與電影的各方面研究。透過兩位橫跨文學與電影的專家,對台灣的客家藝術創作進行更深入的文化觀察。令客家與文學、影像交相應和,發出更響亮的回聲。

作家高翊峰談到自己剛開始創作小說,在第一篇短篇小說中描寫了很多自己童年在客家庄中的故事,沒想到不僅受到大家喜愛,甚至還得了獎。也因此開始了以寫作為收入的來源之一,也因此步上創作之路。高翊峰作家表示,聲音是文字的起源。自己寫作時,使用的文字聲音就是來自於客家話,像是從小就很習慣用的客語諧音字「伙房」(三合院)、「掛紙」(掃墓)等等這樣的客家語言。

黃玉珊導演也分享,自己在拍攝鍾肇政先生《插天山之歌》的時候開始接觸大河小說,《插天山之歌》中有許多鍾肇政先生個人的生命經驗,也因此從他的文學作品裡,感受到客家人的生活經驗。黃玉珊說,大學以前沒有接觸到客家元素,在跟著李行導演的電影「原鄉人」籌備時,首次與客家文化相遇,當時去拜訪鍾鐵民先生的家庭,感受到客家人堅毅的那種精神。

主辦單位表示透過這幾場電影座談會的舉辦,希望能讓更多民眾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文化,降低以往一般民眾對客家人的陌生感,讓客家可以很輕鬆地走進大家的生活中。也藉由影像的紀錄留下客家族群的美麗身影,讓無論哪個年齡層的族群都能接觸並認識客家人,並往後繼續在未來的台灣影視中留下傳承百年的客家文化。

spot_img

Related articles

「陽光透明繁花盛開 花蓮縣府辦理財產申報公開抽籤」

花蓮縣政府於2月5日上午9時假縣府第五會議室辦理「113年度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實質審查公開抽籤作業」

擔心培育鑽石品質參差不齊?三大挑選重點讓您安心選購

隨著實驗室培育鑽石的普及,消費者對於品質的疑慮也逐漸增加。為讓消費者聰明做出選擇,以下列出培育鑽石的挑選重點,在選購時能有明確的評估。

花蓮縣府舉辦偏遠地區採購業務暨機關採購廉政平臺法紀教育訓練

花蓮縣政府舉辦「113年度偏遠地區採購業務聯繫平臺暨機關採購廉政平臺法紀教育訓練」,本次參與對象共計133人參與。

唯思安全推出生成式AI安全技術 魯米尼,提升安全事件回應效能

先進網路安全技術公司唯思安全近期發表了魯米尼—生成式AI網路安全功能,簡化複雜的安全任務並提供大數據分析後的行動方案建議,增強IT安全措施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