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學看客家,台灣文學裡的客家符碼

Date:

為呈現台灣影視發展過程中之客家元素,自今天(10/8)起,一連在北、中、南舉行八場客家電影系列講座,講座邀請來屏東客家庄,兼具主持人、主播與演員金鐘視后的「吳奕蓉」擔任主持人。

10/8(六)下午在CLBC圓山館進行前兩場,首先是由導演林志儒與作家張郅忻共同探討影視與文學作品裡的客家精神之後,緊接著是第二場由作家高翊峰與導演黃玉珊擔任與談人,以探討電影裡的客家文學為主題的座談。兩位與談人希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觀眾一同從歷史的影像記憶中,追尋客家身影。

主持人吳奕蓉開場引言很期待,今天的兩位與談人,都是橫跨文學與影像的專家,透過兩位的對談,一定能有很多精彩的火花。

出身苗栗頭份的高翊峰作家說,原本自己是唸法律的,但在當兵的時候,接觸創作,第一篇短篇小說,就寫了很多自己童年在客家庄的故事,沒想到受到許多前輩青睞,甚至獲獎,讓他發現原來寫作是可以當作收入來源的一部分,於是開始創作的路程。對高翊峰來說,聲音的文字的起源,自己寫作時,使用的文字聲音來自客家。自己從小在伙房(三合院)長大,小學前不會講華語,長大以後的作品,很自然的使用了很多客語諧音字「伙房」(三合院)、「掛紙」(掃墓)這樣的客家語言。

黃玉珊導演表示,自己雖然拍了很多紀錄片,但第一部劇情片就是文學改編的「落山風」,在拍攝鍾肇政先生「插天山之歌」的時候開始接觸大河小說,插天山之歌中有許多鍾肇政先生個人的生命經驗,也就從他的文學作品裡,感受到客家的生活經驗。黃玉珊說,大學以前沒有接觸到客家元素,跟著李行導演的電影「原鄉人」籌備時,首次與客家相遇,當時去拜訪鍾鐵民先生的家庭,感受到客家人堅毅的那種精神。

活動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總經理徐志俊表達,透過這幾場電影座談會的舉辦,希望可以讓更多非客家裔的民眾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文化,降低以往一般民對客家人的陌生感,往後會製作或舉辦更多更精緻的活動,讓客家可以很輕鬆地走進大家的生活中。

活動詳情請見『山鳴谷應』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mv

圖片來源:山鳴谷應客家電影系列講座

spot_img

Related articles

IAR全面支援恩智浦S32M2馬達控制解決方案以提升馬達控制功能

IAR針對恩智浦最新S32平台新成員提供即時支援,加速業界針對軟體定義電動車車身開發與舒適應用的發展。

212位長青繪畫獲獎,藉創作活出身心樂活

山達基教會高雄機構主辦第三屆「樂活長青,繪愛家園」頒獎典禮,本次活動共收將近3千件,橫跨高雄市32個行政區,共有212位長青族獲獎。

國家兩廳院攜手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落實樂齡關懷新思維

兩廳院今日攜手集保結算所前進基隆舉辦「OUTREACH戲劇工作坊」提升年長者的身心健康。

Silicon Labs以全新8位元MCU系列產品擴展強大的MCU平台

新BB5系列為簡易應用提供更多開發選擇